我们的客户
从罗永浩与西贝论战谈企业如何应对客户投诉


  这两天网络上最热闹、最具戏剧性的事件,就是罗永浩、贾国龙(西贝老板)和华杉(华与华创始人)之间的激烈论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视角,吃瓜群众当然是当成乐子和网络八卦来看,但也有一些专业读者在智璞文华后台留言,希望我们聊聊这件事。

  我们不是公关公司,所以无法从公关专业角度分析西贝这次的舆论应对。单从品牌建设的层面,聊聊企业如何面对客户的抱怨或投诉,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事实上,阿那亚在处理客户投诉方面做得非常好,值得西贝和贾老板学习。无论是餐饮行业还是度假地产,本质上都是服务业,都需要特别关注客户体验。开门迎客,难免会遇到客户对体验的不满、抱怨和投诉,这是常态。所以一家成熟的企业或企业家,首先应该用平常心来看待顾客的抱怨。

  不管顾客是普通人,还是像罗永浩这样的网络大V,企业都不能过度激动、紧张或反应过激,否则很容易言辞失据,行为变形,引发一系列不可预知的连锁反应。

  所以,保持平常心,冷静应对,不能用对抗的心态面对顾客的抱怨。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要换位思考,积极看待顾客的投诉。也就是说,在消极或负面的客户评价中,企业要学会发现其中的积极因素。哪怕投诉有无理取闹的成分,或者遇到极其挑剔的客户,也可能会有独特的视角揭示企业自己看不到的问题。

  绝大多数顾客或许对这些问题并不敏感,或许大家虽然在意但没有说出来。但只要有人提出来,这就是企业改进的机会,即便只是0.01%的提升,长期来看也会让企业变得更好。

  做品牌,难免会犯错,也总会有让顾客不满意的地方。把客户每一次投诉当作一次改进的契机,将消极的对抗心态转化为积极的自我提升。对企业家来说,是心态的修炼。

  第三,从心态到行动,建立改进机制,形成客服闭环。这是最关键的举措。马总面对投诉的态度让我们非常感佩,就是他从不把投诉当消极事件,而是当做用外部视角来改进内部流程、产品体验和服务的必要手段,当作改善企业自身的机会。

  因此,阿那亚会主动设置马寅信箱,设立客户投诉和反馈部门,甚至有专门团队在网络上收集各种用户反馈,尤其是负面反馈。然后分析背后的原因,组织专业部门检讨自身的问题,并及时回信给用户,说明调整和改进的措施。

  这些年,阿那亚之所以能一直保持良好的服务和口碑,正是因为他们建立了这套自我修正机制,能够主动倾听客户心声,积极反馈,不断给客户带来惊喜。

  其实,阿那亚并非事事完美,也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关键在于,他们把客户当作品牌体验官,把投诉当作改进的起点,从而推动组织持续进步。

  正如菲利普·科特勒在《营销5.0时代》中提到的,在当今这个体验至上、舆论传播复杂的商业环境下,企业最应该关注的就是经营好客户口碑。与其跟客户对抗,不如积极倾听,目光内视,不断发现自我的改进空间。

  这背后反映出一家企业究竟是以客户为中心,还是以自我为中心。至少从西贝这次舆论风波来看,我们没有看到一家成熟企业的成熟做法。虽然我也常去西贝,接触过很多敬业的员工,感受到企业的用心经营,但这次事件暴露了他们在用户感受上的巨大盲区,以及企业家自我中心的风格,这确实令人遗憾。

  因为,只有挑剔的消费者与敬业的生产者双重作用,才能促进一个行业的持续进步。


上一篇:川环科技:公司产品目前已经进入了CoolerMaster、AVC、英维克、中航光电、飞荣达、宝德华南等供应商体系正在按照客户的流程进行产品开发工作
下一篇:精研科技获6家机构调研:目前越南子公司已经布局了MIM的一部分产能同时部分传动客户也要求我们在越南建设产能满足其对于原产地生产的需要(附调研问答)

Copyright © 2012-2018 某某网站 版权所有 非商用版本